close

A93EFBD5-AC59-494C-82F7-2BBA0603AF09.jpg
(圖與文無關)

才說要逼迫自己每天發文,第三天就破功,剛好今天聽了哇賽心理學(官網)的《在家工作也有高效能feat.徐豫(御姊愛)》,主題就跟自律有關,真的是我很需要的內容。

而昨天聽了科技島讀(官網)的《中國的螞蟻比象大》主題主要是在講螞蟻集團上市的事情,查了一下發現,好像是個蠻大的事情,果然有聽點時事,不然真的會與世界脫鉤呀!

如果有聽喜歡他們的內容,也可以考慮去訂閱他們的文章

這兩集有個很大的共同議題,那就是「商業模式」。
很多人會認為一個公司,或是自己創業時,才需要去思考商業模式。可其實平時對自己,就可以將自己當作一家公司經營,不管是人脈、知識,或是個人特質等等,都可以成為一個「商品」去販賣,與此同時,就需要一個「商業模式」去把這個或這些「商品」推銷出去,轉換成「獲利」。這裡的獲利指的不一定是金錢,有可能成就感、自我滿足等等的東西,也可以更廣義的描述成獲得自己想獲得的。
這裡蠻推薦去看《人生就像開公司,想成功就要成長》(讀冊)這本書,裡面有提到很多如何把自己當間公司經營的想法。

回到科技島讀所講述的內容,聽得出來講者作了非常多的功課,他從螞蟻集團最重要的產品「支付寶」如何及為何從阿里巴巴分家出來,一直講述到近幾年螞蟻集團一直在擴展,或可以說轉變的經營模式。也因為支付寶奠定的成功基礎,確立了螞蟻集團的寡占地位,雖中央也多有打壓,但他們還是不斷的再擴張自己的版圖,同時也在改變著使用者的生活習慣。
後面,講者也提到了螞蟻集團的成功是否能套用在其他國家,他給出來的答案似乎是否定的。這時候就讓我想到之前聽到過的,「沒有一間公司會有一樣的商業模式」,也就是說,如果我們想透過完全複製一間成功企業的商業模式而獲得成功,是不可能的。可以學習、可以套用,但最終都還是會走出自己的一個特別的模式。並且,這個商業模式也不是一層不變的,是要與時俱進的,不然就會被時代所淘汰。

而今天聽了哇賽心理學中,徐豫所分享自己在家工作的心得與想法,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是「自律」這件事,另外就是如何建立出「金流」而獲利,這時候重要的就是「商業模式」。這些徐豫在內容中都有很清楚的說明,可以仔細的聽看看她是如何講述的。
不過透過這集,在思考自律是不是某些人才有的生物本能。不過自律的背後,好像是對於事物的感覺,也就是說對於所做的事物並沒有特別的喜好,因此不會有過度投入或想逃避的感覺,才造成能夠在自己設下的時間到的時候進行轉換。

當中,徐豫與蔡博士也有聊到一個人從小到大的社會化過程,以及個人的儀式化行為,覺得也是很有趣的內容。

看到這,商業嗅覺敏銳的人,腦袋應該開始轉起來,想說自己有哪些長處是可以轉化成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,並創造出自己的金流來增加自己的財富。

 

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墨 的頭像

    墨莫不語

    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